Wednesday, April 21, 2010

春天来了

最近突然发现春天终究是来了,草静静的绿了,树悄悄的芽了。 今年我对卡尔加里的天气始终抱着淡定的态度,不再像往常一样抱怨和哀怨这里的34月,对某件事不期盼不注意的时候往往总是有欣喜的结果。春风荡漾中, 经常带着两宝出去转转,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永远是最快乐的。

看到俩宝那么可爱, 忍不住会去想再来个三宝会是什么样?有天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老土豆,他马上谨慎的说“想知道三宝长什么样, 就会有四宝什么样,五宝什么样的问题,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干这件事。” 嘁, 瞧他那严肃样,好像我马上就要强迫他干什么事似的。我只不过是想让他在精神上跟我一起意淫一下子孙满堂和多子多福是个什么景。看来 这浪漫情怀还真不是后天能培养出来的。

话说上个礼拜工作比较进取,接连得到各路领导的赞扬, 所以这星期就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但心中又开始有些隐约不安, 说明我还是个好同志。老土豆带回来的书都陆陆续续的看得差不多了, 爱情的, 职场的, 历史的, 名人传记的, 还有心理励志的。看爱情故事的时候最投入,顺带的也觉得那几天生活很美好; 所有的书都看完了,才捧起励志书来励志, 可见励志也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无可选择时的选择。 想起前段看的某篇博文,博主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其好友说了很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励志话都没见效, 最后却是一则黄段子让博主开心大笑,豁然开朗。开心有时就是如此简单随性, 不需要什么大道理来解释。

两个星期前(48号)去儿子学校做了义工, 去的时候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因为其他家长或多或少的都做过义工了),结果是那半天我过得很充实很愉快,有什么事能比跟孩子们在一起要高兴呢。体会最深的是: 北美常见的对人鼓励和赞扬的态度在学校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当天所做的义工不过是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帮他们整理摆放的乱七八糟的字母教具,这之间竟然有老师和学生走到我跟前感谢我帮他们完成了一件重要的工作, 夸的我心飘飘的, 还真以为自己做了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儿子班上的小女生一会儿跟我说"I like your hair” (我喜欢你的头发), 一会儿又跟我说"I like your shirt" (我喜欢你的衬衣),被人夸的感觉真叫一个好呀。临走的时候我穿上外衣,他们老师又夸我的外衣真好看, 呵呵, 我美滋滋的结束了我的义工。咱中国人把这叫做嘴甜, 会说话。会说话有什么不好呢, 说的人开心, 听的人更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Tuesday, April 6, 2010

土豆语录(十二) - 口香糖的风波

这个过去的长周末, 我们全家去山里滑了雪, 还带孩子参加了一些复活节的节目, 比如捡蛋,同时又兼顾了家里的清洁工作,还是安排的挺满意的。唯一感到有心结的是土豆儿造出来的口香糖风波。

口香糖是我严令禁止孩子吃的东西, 土豆是知道这个规定的。家里有一些口香糖,我把它们放在一个柜子里,并没有刻意藏起来,只是告诉土豆这是大人吃的,孩子不能吃,希望他自己自觉。去年的时候发现他偷偷吃过,被我严厉警告后,似乎没有见着他吃了。 最近这段时间却又发现了他吃口香糖的蛛丝马迹,偶尔在沙发的角落里藏有一些口香糖的糖纸,甚至吃过的口香糖。

这个礼拜六早上又发现了他吃口香糖的证据,马上严正告诫他下不为例了,并且把当天可以吃一颗糖的指标给取消了以示惩罚,希望他以此重视这件事。他表现的很不高兴, 但还是点头表示以后不再吃了。当天晚上的时候又一次发现他在吃口香糖,并且被当场抓住,作为惩罚他第二天看电视的指标被取消了。他表现的相当歇斯底里(因为看电视是他比较看重的一项娱乐节目),然后开始耍赖不承认吃过。我们就此把事件定义为不诚实,不守信用, 因为上午明明答应好的事,到了晚上就再犯,而且不承认。我心里有点失落和失望, 为什么自己所说的话儿子没有放在心上当回事呢, 儿子那边也不知道是认识到自己错了还是不服气,独自躲在他的屋里, 过会儿发现他躺在床上已经睡着了。

礼拜天早晨他醒来后有点讨好似的跑到我们屋来,然后躺在我身边。我也没说什么,想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跟他好好说说这件事。早上吃完早饭后,姥爷带着妹妹出去玩了,老土豆在车库里清洁吸尘器,我跟儿子坐在楼梯上聊天,说起了昨天的事,我举了一些例子包括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他如果不诚实不守信用会有怎样的后果,并且又强调了一下为什么孩子不能吃口香糖的原因。我心平气和的讲道理,他似乎也真诚的接受了这些道理。我的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觉得他应该不会再吃了。下午的时候,我听见他和姥爷之间有些争执,他还捂着姥爷的嘴,不让姥爷说话。隐约中我听见了口香糖这三个字。 我的脑子嗡了一下,觉得不可思议。 我把他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并且说“犯了错误没关系,但是要说实话,不能撒谎”。他告诉我他吃口香糖了。 我觉得我再也不能控制我的情绪了,他见势不妙,赶紧跑。我把正在睡午觉的老土豆叫醒,告诉了他发生的事,他朦朦胧胧中从床上跳起来, 狠揍了一顿儿子, 之后一致决定今天的晚饭是不能给他吃了, 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被揍后的儿子依然像昨晚一样躺在了自己的床上生闷气,然后睡着了。

他醒来的时候我们正在吃晚饭,也没招呼他,他也没说话,坐在了沙发上一言不发。后来姥爷一句“把袜子穿上,别着凉”成了导火索,他借机说我们对他不好。 我也不想理他, 依然沉浸在震惊,难以置信,怒不可遏中, 为什么一个 5岁半的孩子对这件事会如此顽固不化,全然不顾大人的反对呢? 接下来,他就到姥爷那求情,因为姥爷向来好突破, 求了半天,发现没什么用, 姥爷这回也比较配合,始终严肃对待这件事。我跟老土豆都依然还是铁板一张。这时,他的语气开始缓和,认真说一些深刻认识问题的话。 我们始终都比较沉默,冷处理,不想让他这次轻易过关。他楼上楼下的来回几次在我和老土豆面前表示对这件事的认识,诚意可见。最后姥爷给了个台阶下,让他吃了饭。吃完饭,他一高兴,把藏在沙发里一盒口香糖也交了公。 我有点惊讶,一个5岁半的孩子怎么能有这么多心思呢。

礼拜一,一切恢复风平浪静,晚上我下班回家,他破例没有跟爸爸一起去接我,爸爸问他去不去,他表现的不情愿,似乎跟我有了距离,等我到了家, 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 我今天没吃口香糖”。之后又几次提到他今天没吃口香糖的事。我不想让孩子无形中背上这个负担,就再也不主动提这个话题了。今天(礼拜二)我上班的路上突然发现包里的一包口香糖好像被人动过了,口香糖的包装盒上无缘无故的多了个透明胶带粘着,里面的口香糖也少了不少, 跟我昨天早上打开的时候明显不一样。盒子上粘透明胶带这一行为很有小土豆的风格,而且他也知道我包里有口香糖,我有点不敢往下想,也不知道还该不该问他这事了。到了办公室,想了想,还是打了个电话回去,老土豆说他已经问过了,儿子闪烁其辞的,刚开始说胶带是他弄的,过会儿又不承认了,最后说既没吃也没碰。我在电话里跟儿子聊了会, 我并没有去责问他,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这事, 他否认的有点迟疑,但语气很是让人怜惜, 我不忍心再问了。放下电话后我心烦意乱的上了网,想看看网上有没有什么能解我的惑。网上还确实有一些这方面的文章,看过后反思了自己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和态度,确实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文章中说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撒谎是一个正常的事情,是有了自尊的一种表现。只有当他做了自认为不光彩或不正当的错事时,他才会竭力伪装、隐瞒,因为他要维护他自己的尊严,他怕丢面子,当然也有些是害怕家长责备和惩罚。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多数情况下不要当面揭穿。即便是你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孩子是当面撒谎,有时你还要装作不知道。但有时你又要让他感觉到你已经知道了,只是不想当面揭穿他。只有等到了适当的机会,你才可以告诉他你早就知道他在撒谎,至于为什么当时不直接揭穿,原因是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并借此对他进行教育。如果你总是当面揭穿孩子的谎言,不仅容易引起冲突,使矛盾激化,而且日子久了,当他的自尊一点一点被你铲除干净的时候,你的孩子也就彻底完了。

知道孩子撒谎或做错事, 首先要分析他为什么要撒谎或做这件事。在吃口香糖这件事上, 我只是强调了孩子不能吃,给出的理由是孩子吃了容易咽下肚,导致肠子粘连。印象中他有过一次咽下肚的情况,当时的反映是非常害怕,大哭不已,拉完粑粑后还不忘看看口香糖拉出来没有。 但事实是最后好像也没怎么样,他是不是就觉得我在糊弄他了呢。是不是口香糖这东西在我们家就别存在了,大人吃就永远也别想束缚孩子不吃, 这个问题还没想好。

礼拜天下午他向我承认吃口香糖后,我的反应是不是过分激烈了,导致他不仅被揍了一顿, 而且也没体会到说实话的积极回应, 对我也没了信任感(因为我说了犯错误没关系,只要说实话就行)。 当时我还说了一些气话,什么“骗人, 说谎,以后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了”,这些话无形中也伤了他的自尊。事后我是很后悔的,知道一件事伤了孩子的自尊,可能十件事也挽回不来。

还有,被发现吃口香糖后的那些小惩罚行为(如当天不能看电视等)是不是增加了他的逆反心理, 导致他一而再,再二三的吃呢?可是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惩罚他,而是他屡次不改后才加了点惩罚,希望以此为戒,加深印象。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希望自己是个孩子心目中值得信任的妈妈, 而不是让孩子畏惧的妈妈。 现在体会到了些许孩子长大后父母的失落,从前那个对你百分之百依赖的宝宝,变成了一个需要你花点心思去揣摩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