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6, 2010

土豆语录(十二) - 口香糖的风波

这个过去的长周末, 我们全家去山里滑了雪, 还带孩子参加了一些复活节的节目, 比如捡蛋,同时又兼顾了家里的清洁工作,还是安排的挺满意的。唯一感到有心结的是土豆儿造出来的口香糖风波。

口香糖是我严令禁止孩子吃的东西, 土豆是知道这个规定的。家里有一些口香糖,我把它们放在一个柜子里,并没有刻意藏起来,只是告诉土豆这是大人吃的,孩子不能吃,希望他自己自觉。去年的时候发现他偷偷吃过,被我严厉警告后,似乎没有见着他吃了。 最近这段时间却又发现了他吃口香糖的蛛丝马迹,偶尔在沙发的角落里藏有一些口香糖的糖纸,甚至吃过的口香糖。

这个礼拜六早上又发现了他吃口香糖的证据,马上严正告诫他下不为例了,并且把当天可以吃一颗糖的指标给取消了以示惩罚,希望他以此重视这件事。他表现的很不高兴, 但还是点头表示以后不再吃了。当天晚上的时候又一次发现他在吃口香糖,并且被当场抓住,作为惩罚他第二天看电视的指标被取消了。他表现的相当歇斯底里(因为看电视是他比较看重的一项娱乐节目),然后开始耍赖不承认吃过。我们就此把事件定义为不诚实,不守信用, 因为上午明明答应好的事,到了晚上就再犯,而且不承认。我心里有点失落和失望, 为什么自己所说的话儿子没有放在心上当回事呢, 儿子那边也不知道是认识到自己错了还是不服气,独自躲在他的屋里, 过会儿发现他躺在床上已经睡着了。

礼拜天早晨他醒来后有点讨好似的跑到我们屋来,然后躺在我身边。我也没说什么,想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跟他好好说说这件事。早上吃完早饭后,姥爷带着妹妹出去玩了,老土豆在车库里清洁吸尘器,我跟儿子坐在楼梯上聊天,说起了昨天的事,我举了一些例子包括狼来了的故事,告诉他如果不诚实不守信用会有怎样的后果,并且又强调了一下为什么孩子不能吃口香糖的原因。我心平气和的讲道理,他似乎也真诚的接受了这些道理。我的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觉得他应该不会再吃了。下午的时候,我听见他和姥爷之间有些争执,他还捂着姥爷的嘴,不让姥爷说话。隐约中我听见了口香糖这三个字。 我的脑子嗡了一下,觉得不可思议。 我把他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并且说“犯了错误没关系,但是要说实话,不能撒谎”。他告诉我他吃口香糖了。 我觉得我再也不能控制我的情绪了,他见势不妙,赶紧跑。我把正在睡午觉的老土豆叫醒,告诉了他发生的事,他朦朦胧胧中从床上跳起来, 狠揍了一顿儿子, 之后一致决定今天的晚饭是不能给他吃了, 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被揍后的儿子依然像昨晚一样躺在了自己的床上生闷气,然后睡着了。

他醒来的时候我们正在吃晚饭,也没招呼他,他也没说话,坐在了沙发上一言不发。后来姥爷一句“把袜子穿上,别着凉”成了导火索,他借机说我们对他不好。 我也不想理他, 依然沉浸在震惊,难以置信,怒不可遏中, 为什么一个 5岁半的孩子对这件事会如此顽固不化,全然不顾大人的反对呢? 接下来,他就到姥爷那求情,因为姥爷向来好突破, 求了半天,发现没什么用, 姥爷这回也比较配合,始终严肃对待这件事。我跟老土豆都依然还是铁板一张。这时,他的语气开始缓和,认真说一些深刻认识问题的话。 我们始终都比较沉默,冷处理,不想让他这次轻易过关。他楼上楼下的来回几次在我和老土豆面前表示对这件事的认识,诚意可见。最后姥爷给了个台阶下,让他吃了饭。吃完饭,他一高兴,把藏在沙发里一盒口香糖也交了公。 我有点惊讶,一个5岁半的孩子怎么能有这么多心思呢。

礼拜一,一切恢复风平浪静,晚上我下班回家,他破例没有跟爸爸一起去接我,爸爸问他去不去,他表现的不情愿,似乎跟我有了距离,等我到了家, 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 我今天没吃口香糖”。之后又几次提到他今天没吃口香糖的事。我不想让孩子无形中背上这个负担,就再也不主动提这个话题了。今天(礼拜二)我上班的路上突然发现包里的一包口香糖好像被人动过了,口香糖的包装盒上无缘无故的多了个透明胶带粘着,里面的口香糖也少了不少, 跟我昨天早上打开的时候明显不一样。盒子上粘透明胶带这一行为很有小土豆的风格,而且他也知道我包里有口香糖,我有点不敢往下想,也不知道还该不该问他这事了。到了办公室,想了想,还是打了个电话回去,老土豆说他已经问过了,儿子闪烁其辞的,刚开始说胶带是他弄的,过会儿又不承认了,最后说既没吃也没碰。我在电话里跟儿子聊了会, 我并没有去责问他,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这事, 他否认的有点迟疑,但语气很是让人怜惜, 我不忍心再问了。放下电话后我心烦意乱的上了网,想看看网上有没有什么能解我的惑。网上还确实有一些这方面的文章,看过后反思了自己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和态度,确实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文章中说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撒谎是一个正常的事情,是有了自尊的一种表现。只有当他做了自认为不光彩或不正当的错事时,他才会竭力伪装、隐瞒,因为他要维护他自己的尊严,他怕丢面子,当然也有些是害怕家长责备和惩罚。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多数情况下不要当面揭穿。即便是你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孩子是当面撒谎,有时你还要装作不知道。但有时你又要让他感觉到你已经知道了,只是不想当面揭穿他。只有等到了适当的机会,你才可以告诉他你早就知道他在撒谎,至于为什么当时不直接揭穿,原因是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并借此对他进行教育。如果你总是当面揭穿孩子的谎言,不仅容易引起冲突,使矛盾激化,而且日子久了,当他的自尊一点一点被你铲除干净的时候,你的孩子也就彻底完了。

知道孩子撒谎或做错事, 首先要分析他为什么要撒谎或做这件事。在吃口香糖这件事上, 我只是强调了孩子不能吃,给出的理由是孩子吃了容易咽下肚,导致肠子粘连。印象中他有过一次咽下肚的情况,当时的反映是非常害怕,大哭不已,拉完粑粑后还不忘看看口香糖拉出来没有。 但事实是最后好像也没怎么样,他是不是就觉得我在糊弄他了呢。是不是口香糖这东西在我们家就别存在了,大人吃就永远也别想束缚孩子不吃, 这个问题还没想好。

礼拜天下午他向我承认吃口香糖后,我的反应是不是过分激烈了,导致他不仅被揍了一顿, 而且也没体会到说实话的积极回应, 对我也没了信任感(因为我说了犯错误没关系,只要说实话就行)。 当时我还说了一些气话,什么“骗人, 说谎,以后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了”,这些话无形中也伤了他的自尊。事后我是很后悔的,知道一件事伤了孩子的自尊,可能十件事也挽回不来。

还有,被发现吃口香糖后的那些小惩罚行为(如当天不能看电视等)是不是增加了他的逆反心理, 导致他一而再,再二三的吃呢?可是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惩罚他,而是他屡次不改后才加了点惩罚,希望以此为戒,加深印象。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希望自己是个孩子心目中值得信任的妈妈, 而不是让孩子畏惧的妈妈。 现在体会到了些许孩子长大后父母的失落,从前那个对你百分之百依赖的宝宝,变成了一个需要你花点心思去揣摩的小大人。

1 comment:

  1. 记得有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上说到一个例子:一3岁的孩子,妈妈给月饼吃,他非要那一整个的,妈妈认为他吃不了,就只给了他一半个,结果他大哭大闹,不要那被掰下来的半个,妈妈很生气。 其实孩子的注重点不在于吃完那个月饼。3岁是一个开始意识并追逐完美的年龄,他要那整个月饼,只是在他心中,那个圆是完美的表示,被掰了的月饼不再完美了,他觉得心中的完美收到伤害。

    觉得孩子的很多想法我们可能还不太懂,教育孩子在很多时候变成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成了两人之间的“权利战争”。其实心平气和想想,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呢?进一步问,孩子为什么就一定要听家长的话呢?

    值得高兴的是,尽管我们在犯错误,但我们在错误和思考中成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变得心智成熟。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