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终于成行了《阿凡达》,很好,很视觉,很震撼,作为一个一年顶多只看1-2部电影的人,如果2010 年的唯一一部电影就是它, 应该是不会错的选择。可是,可是,如果让我去看第二遍,我应该不会了,我对这种高科技的视觉盛宴好像始终不入流。我更好的是像《教父》中的那一幕,麦克在西西里的悠扬乐声和微风中搂着心爱的女人翩翩起舞的怦然一刻。 为此,初到加拿大的我花重金(70多加币)买下教父的精装全集DVD,并且在同一天买了DVD播放机和换了电视机(因为旧的电视机不能接DVD机),也不知道当时还抠抠的老土豆为什么就配合了我的此等疯狂举动,没有半点怨言,可能他也看出来了我对这件事不是一般二般的重视,如果他不执行,我就不跟他好了。哎, 我就像一个旧社会的地主婆终日念叨着那点老黄历始终不能融入新科技时代。
儿子这个周末又恢复了正常的钢琴课和中文课, 我这个司机也马不停蹄的跟着他到东到西,周末的他似乎还更忙些。刚刚看过一篇文章,说教育孩子最好的法则就是“一,不管他;二,不管他;三,不管他”,还孩子一个自由的心灵,其实也挺有道理的,可是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放下一颗想管孩子的心,谈何容易啊。有趣的小花絮,儿子下周要经历人生的第一次钢琴演奏(所有这个钢琴学校的学生在下周有一个汇报演出),老师在这周就提前教一些上台表演的基本要领(比如,怎么走上台,怎么向观众鞠躬),轮到孩子们自己上去试的时候,女孩子们都很优雅的上台演奏,然后鞠躬感谢,男孩子们就不行了,土豆更是像个猴子似的连蹦带跳的上了钢琴凳子,弹完了,也不知道鞠躬,刚想蹦下台,又被老师摁着强行鞠了个躬,脸上还露出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尴尬笑, 看得我忍俊不止。真不知道像朗朗,李云迪这样的活猴子是怎么蜕变成激情万丈的钢琴大师的,我相信土豆儿也会有慢慢蜕变的那一天。
这个周末先后碰见了两位老朋友,都是老土豆当年单身时的房客。老土豆年轻气盛的买了房子后就招募了两家房客当起了房东,直到我们结婚后一年也还和房客住在一起。我们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我的心里一直深深的感激着他们当初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我初到加拿大的日子里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现在有的那点厨艺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启蒙的。就像小时候的玩伴发小一样, 他们就是我新移民时代的发小。 大家共同度过了移民初期虽艰难困惑但却不乏快乐的时光,一路成长,彼此见证。 这个周末能和他们相见,如此亲切,如此温暖。
Monday, January 11,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不管孩子,这在一般人真的很难做到,很难超脱。我其实相信孩子可以由自己内心的精神胚胎指引成长,也很好奇这样成长的孩子究竟会是怎样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我表哥的女儿,家里很多事由她作主,比如奶奶过60岁生日,哪天请客呀?请哪些人呀?她不愿穿衣服,那就让自己做主;不愿去幼儿园,绝不勉强,只做思想工作,等她愿去的那天。见了生人,不愿称呼,那就不称呼好了,为什么她要按大人意愿去称呼呢。现在马上4岁了,从没吃过一颗药,不舒服了,照照就好。我想,这样药毒不进,世俗不束的孩子,一定会很灵性!
ReplyDelete